在壓縮空氣系統中,與儲氣罐之間存在一定壓差(通常≤0.1MPa)屬于正常現象,這是維持氣體流動的必要條件。但當壓差超過 0.2MPa 時,可能導致儲氣罐供氣不足、能耗增加甚至設備故障。以下是系統化的排查與處理方案:
壓力設定不合理(最常見原因):
現象:空壓機顯示排氣壓力為 0.8MPa,儲氣罐壓力表僅 0.6MPa,且設備運行時壓力差穩定。
排查:檢查空壓機控制器 、壓力開關設定,確認 "供氣壓力" 是否高于儲氣罐需求壓力 0.05-0.1MPa(如儲氣罐需 0.7MPa,空壓機應設 0.75-0.8MPa);若空壓機為變頻機型,查看 "恒壓模式" 是否激活,避免因轉速調節滯后導致壓力波動。
解決:重新校準空壓機壓力設定,確保比儲氣罐實際使用壓力高 0.05MPa;對多臺空壓機聯網系統,啟用 "主從聯控" 功能,平衡各機組壓力輸出。
管道系統阻力過大:
現象:壓差隨用氣量增加而顯著增大(如空載時壓差 0.1MPa,滿載時達 0.3MPa)。
排查:檢查管道閥門:確認空壓機出口閥、儲氣罐進氣閥完全打開,無半開狀態;檢測管道過濾器:拆卸壓縮空氣過濾器,觀察濾芯是否被油污 / 粉塵堵塞(正常壓降≤0.03MPa,超過 0.05MPa 需更換);測量管道內徑:若管道截面積過小(如 37KW 空壓機配 DN25 管道),計算流速是否超過 20m/s(建議流速≤15m/s)。
解決:清理、更換堵塞的過濾器濾芯(建議選用精度≥5μm 的高效濾芯);擴大管徑或縮短管道長度,彎頭數量控制在每 10 米≤3 個,減少沿程阻力。
止回閥故障(關鍵部件):
現象:空壓機停機后,儲氣罐壓力快速下降(10 分鐘內壓降 > 0.1MPa),且重啟時空壓機需長時間升壓。
排查:關閉空壓機,斷開儲氣罐進氣管道,手動推動止回閥閥芯,檢查是否卡澀或復位不良;觀察閥芯密封面是否有磨損、劃痕或附著雜質(如金屬碎屑、膠狀物)。
解決:拆卸止回閥,用酒精清洗閥芯及閥座,磨損嚴重時更換原廠配件;選擇帶彈簧輔助復位的止回閥(適用壓力波動大場景),避免選用簡易重力式止回閥。
安全閥誤動作:
現象:儲氣罐壓力未達設定值(如 0.7MPa),安全閥卻頻繁排氣,導致壓力無法升高。
排查:查看安全閥鉛封標注的開啟壓力(應比儲氣罐設計壓力低 0.1MPa,且高于實際使用壓力 0.05MPa);手動扳動安全閥手柄,測試是否因彈簧疲勞或閥芯粘連導致提前起跳。
解決:聯系有資質的單位重新校驗安全閥,確保開啟壓力 = 儲氣罐使用壓力 + 0.05MPa;定期(每年一次)對安全閥進行功能性測試,避免因校驗過期引發故障。
傳感器或儀表誤差:
現象:不同設備顯示的壓力值差異大(如空壓機面板 0.8MPa,儲氣罐壓力表 0.6MPa,用標準壓力表實測為 0.75MPa)。
排查:使用精度≥0.4 級的標準壓力表,分別在空壓機出口、儲氣罐進口實測壓力;檢查壓力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,信號傳輸線是否受電磁干擾(導致 PLC 顯示值失真)。
解決:對壓力表、傳感器進行校準(建議每年一次),誤差超過 1.6 級時更換;傳感器信號線采用屏蔽電纜,遠離電機、變頻器等干擾源。
空壓機性能衰減:
現象:新設備壓差正常(0.1MPa),使用 1-2 年后壓差逐漸增大至 0.2MPa 以上,且排氣溫度升高。
排查:檢查空壓機進氣濾芯:堵塞時吸氣量不足,導致排氣量下降(額定排氣量偏差 > 10% 需更換);查看潤滑油狀態:黏度下降或乳化會導致螺桿 / 活塞密封失效,內泄漏增加(油位應在視鏡 1/2-2/3 位置)。
解決:按保養周期更換空濾、油濾、潤滑油(建議使用原廠耗材,劣質油會加速部件磨損);對檢查活塞環、閥片磨損,對螺桿機檢測轉子間隙(超過 0.15mm 需大修)。
空壓機與儲氣罐的壓差超標,本質上是 "產氣端" 與 "用氣端" 的匹配失衡。通過科學的壓力設定、流暢的管道設計、可靠的閥門配置以及定期的維護保養,不僅能解決壓差問題,更能提升整個壓縮空氣系統的能效與穩定性。當遇到復雜問題時,請聯系廠家進行系統性的能效診斷,避免因盲目維修導致更大損失。